一、政策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置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9號)《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5號)《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河南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河南省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豫政辦〔2016〕209號)《關于印發<平頂山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平煤電油氣運〔2020〕1號)及相關法律法規等。
二、主要內容和工作原則?
建立健全葉縣大面積停電事件應對工作機制,提高應對效率,最大程度地減少大面積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大面積停電事件應對工作堅持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工負責、保證重點、依靠科技、保障民生、維護安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大面積停電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各鄉鎮(街道)及其相關部門、電力企業、重要電力用戶應立即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開展處置工作。
三、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
可導致葉縣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的風險主要包括:自然災害風險、電網網架結構風險、設備故障風險、外力破壞風險、運維人員行為風險、用電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發布、預警行動、預警解除、信息報告等。
氣象、水利、林業、防震減災、公安、交通運輸、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將涉及電網安全的相關數據納入日常監測范圍,劃分自然災害易發區,加強預測預報,提高災害預測和預警能力。
電力企業應建立完備的事故監測、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對出現的問題早發現、早處理,盡量將事故控制在初發階段和局部地區,防止事故擴大化。國網葉縣供電公司應綜合氣象、林業、防震減災、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提供的信息建立健全電網防止自然災害預警體系,加強災害分布圖修訂、制訂工作,完成全縣污區分布圖、全縣雷區分布圖等,為治理災害和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電網企業分析可能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時,要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縣發展改革委,提出預警信息發布建議,并視情通知重要電力用戶??h發展改革委應及時組織研判,必要時報請縣人民政府批準后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等渠道向社會公眾發布預警,并通報同級其它相關部門和單位。
在預警信息發布后,電力企業要加強設備巡查檢修和運行監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準備,并做好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和設備等應急保障準備工作。重要電力用戶做好自備應急電源啟用準備。受影響區域的鄉鎮(街道)啟動應急聯動機制,組織做好維持公共秩序、供水供氣、商品供應、交通物流等方面的應急準備;加強相關輿情監測,主動回應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澄清謠言傳言,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根據事態發展,經研判不會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時,按照“誰發布、誰解除”的原則,由發布單位宣布解除預警,適時終止相關措施。
可能導致大面積停電的事件發生后,電力企業應立即向縣電力應急辦報告??h電力應急辦接到大面積停電事件信息報告或者監測到相關信息后,應當立即進行核實,對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性質和類別作出初步認定,按照國家規定的時限、程序和要求向市電力應急辦和同級人民政府報告,并通報同級其它相關部門和單位以及事發地鄉鎮(街道)??h人民政府及縣電力應急辦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逐級上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省人民政府及省電力運行主管部門。
獲知大面積停電事件信息后,國網葉縣供電公司應立即報告縣電力應急辦,報告內容包括停電范圍、停電負荷、判斷停電事件的狀態等級、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接到事件報告后,縣電力應急辦按規定迅速報告縣人民政府,同時通報事發地鄉鎮(街道)。對初判為較大以上的大面積停電事件,縣人民政府要立即按程序向市人民政府報告。